Appearance
3.8 创建第二张表:【员工表】,并建立关联
接下来我们创建员工表。员工表的核心,除了员工自己的信息外,最关键的一点是:每个员工都必须属于一个部门。这就引出了织信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——关联关系。
什么是关联关系?
想象一下,你在填写【员工表】时,需要为员工“张三”指定他所属的部门。你当然可以手动输入“研发部”,但这样做的弊端显而易见:
- 容易出错: 可能会误写成“研发部门”或“开发部”,导致数据不一致。
- 信息孤立: 系统并不知道你输入的这个文本“研发部”,和我们【部门表】里的那条记录是同一个东西。当我们想查看这个部门的所有员工时,系统就无法将他们关联起来。
“关联关系”字段类型 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生的。它允许你在一个表中,直接引用另一张表里的一整条记录。当你为员工选择部门时,不再是手动输入文本,而是从一个下拉列表(列表内容正是【部门表】里已存在的所有记录)中进行选择。
这样,数据就从孤立的文本,变成了互相连接、可以追溯的结构化数据。
第一步:创建【员工表】并添加基础字段
- 仿照上面的步骤,新建一张名为
员工表
的数据表。 - 为【员工表】添加以下基础字段:
姓名
(单行文本字段)照片
(附件字段)。出生日期
(日期时间字段)。
第二步:建立与【部门表】的关联
这是本节最关键的一步!
操作: 点击“添加字段”,在字段类型中选择 “关联记录”。
字段设置:
字段名称
: 首先,给这个字段起一个清晰的名字。输入所属部门
。关联表
: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! 点击此处的下拉框,选择我们的“桥梁”要通向的目的地——部门表
。关联记录显示名称字段
: 这个选项非常“聪明”。它在问你:“当用户选择部门时,你希望他们看到【部门表】里的哪个字段来识别不同的部门?”。答案显而易见,就是名称
。关联记录存储的字段
: 这是系统在“幕后”的工作方式。它会使用关联记录的一个唯一标识(通常是id
)来建立精准的连接,确保即使未来部门名称变了,关联关系也不会断开。初学者使用id
即可。
完成设置后,保存字段。
第三步:配置表格设置,完成显示和筛选设置
在表格设置中,设置显示所有字段,并且将部门、姓名做为筛选字段。

完成后,发布应用,我们就可以看到并使用部门表了。而且,我们的数据模型已经不再是两个孤立的表格,它们之间通过“所属部门”这座桥梁,被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。
第四章 应用的全局设置
到目前为止,我们所有的工作都聚焦于“房间内部”的装修——创建数据表(房间格局)和配置视图(房间内的陈设)。但是,一个完整的应用,还需要一个统一的外观风格和清晰的导航结构,这就是“全局设置”的使命。
在本章,我们将学习如何调整应用的名称、图标、颜色主题,以及最重要的——导航菜单的布局方式。这些设置将定义用户与你的应用交互的第一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