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序章:从“静态骨架”到“智能生命”

0.1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:您已完成的壮举

恭喜您完成了《快速上手》的旅程!回顾您在过去几个小时的成就:

如果将构建一个企业级应用比作建造一栋 “智能大厦”,那么您已经出色地完成了以下关键的 “静态工程”

  1. 奠定坚实的基础(应用创建): 您创建了 【员工信息管理系统】 的应用,并配置了它的整体风格和导航布局。
  2. 构建核心结构(数据建模): 您定义了 【部门表】【员工表】 这两大数据表,它们就像大厦内部的承重墙和楼板,稳定地存储着企业最核心的信息。
  3. 连接血脉(关联关系): 您使用了“关联记录”字段,成功在【员工表】和【部门表】之间搭建了一条 “信息高速公路”。现在,数据不再是孤立的文本,而是互相连接、可以追溯的结构化数据。
  4. 设计展厅(视图配置): 您理解了“数据存储”和“视图展示”的分离机制,并学会了如何通过表格设置(表格设置)和筛选条件(筛选条件),将原始数据以清晰、优雅的表格形式呈现给用户。

简而言之,您现在拥有了一栋外观精美、结构坚固、数据存放井井有条的 “数据档案馆”

0.2 迎接挑战:静态数据无法应对的难题

目前,我们的应用已经拥有了坚实的“地基”(包含【部门表】和【员工表】的数据模型)和功能性的“房间”(配置好的表格视图)。它能够很好地存储和展示核心信息,但它仍然是“静态”的。

  • 当一位在系统中申请请假时,系统不会自动触发任何后续动作。
  • 当管理者想要一目了然地了解公司的人员构成时,他需要从原始的表格中自行解读并计算。
  • 当不同岗位的员工访问时,应用将所有信息都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了每一个人,缺乏安全边界。

简单来说,它目前只是一个优秀的数据“容器”,而非一个能够主动响应业务、驱动业务流程的智能业务“伙伴”

0.3 深入学习:给应用注入“灵魂”的三大支柱

在本篇《深入学习》教程中,我们的核心任务,就是为这座已经建好的“建筑”,注入真正的“生命力”和“灵魂”。我们将聚焦于织信平台中三个激动人心的高级主题,让你的应用从“静态”走向“动态”:

  • 安全之盾 (权限): 我们将为应用建立起一套“安保系统”。通过精细的角色与权限控制,确保“正确的人”在“正确的时机”,只能看到和操作“正确的数据”,保障企业信息资产的安全。

  • 智慧之眼 (仪表盘): 我们将学习创建应用的可视化首页。通过各类图表组件和核心指标,让冰冷的数据“开口说话”,帮助管理者快速洞察业务状况,实现数据驱动决策。

  • 自动化之脉 (审批流): 我们将为应用装上强大的“发动机”。通过设计标准 BPMN 2.0 规范的工作流,让数据在设定的规则下自动流转、审批和通知,将人力从重复的程序性工作中解放出来。

0.4 如何阅读本《深入学习》文档?

“边做边学”仍是我们的核心原则。

我们为您精心设计了本教程的阅读路径:

  1. 实操优先,概念随行: 我们会尽可能地将复杂的理论说明(如 BPMN 2.0 规范、聚合查询的数学原理)转化为形象的比喻,并在实际操作中直接展示其效果。
  2. 无需中断,稍后深挖: 如果您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重要的概念或高级配置(如“表达式”(表达式),BPMN 等),我们会为您提供一个跳转链接。请您在第一次阅读时,保持操作的连贯性,不要被理论说明打断阅读心流。当您完成了应用搭建,对功能有了直观了解后,再回过头来点击链接,进行更深度的阅读和学习。

我们承诺,用几个小时的实践操作,您将能:

  1. 配置企业级的数据安全防线,掌握权限控制的艺术。

  2. 创建一套专业的数据可视化看板,实现数据洞察。

  3. 亲手搭建一个完整的审批流,让数据真正地“动”起来。